从1988年我国第一座垃圾焚烧厂――深圳市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建成投产开始,在各种垃圾处理方式中,焚烧的比例显著增加,2010年垃圾焚烧处理量已经占到清运总量的17%,截止到2011年,我国城市建成垃圾焚烧厂109座,处理总规模达到9.4万吨/日,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在经历了政府直接投资、政府特许大型国有企业经营和政府特许经营权市场招标三种商业模式阶段之后,垃圾焚烧发电最终形成了以政府特许经营权市场化招标-建设-运营-转让(BOT)为主流的商业模式,目前我国已投产的和在建的垃圾发电厂大部分都是这种模式。
2004年3月19日,建设部发布《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垃圾处理开始实施特许经营管理,主要采用BOT和BOO两种模式,特许经营期一般在25-30年之间。垃圾发电项目具有前期投资大、运营成本相对较低的特点,目前多采用BOT模式,此模式政府可以用将来按政策征收的垃圾处理补贴费来发挥现实的环境效益,变以前的一次集中支付为分期支付,可以进一步减轻财政压力,有效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满足社会对公共工程和基础设施的需求。可以从国际、国内乃至民间多渠道融资,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本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放大,而且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项目管理水平、技术水平都会有较明显的提高。以BOT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经成为我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重要选择之一,对于国内民间资本和国外投资者,BOT模式可以为他们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供一个长期的、具有稳定可靠投资回报的投资方式。
随着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发展,国内形成了政府主导型企业、专业投资运营型企业、工程投资型企业和中介咨询类企业四种垃圾焚烧发电的市场投资主体约40-50家,这些企业占据着我国垃圾焚烧发电约5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垃圾焚烧发电商业模式,推动我国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上海环境、北京市环卫集团等企业积极创建政府出资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平台;威立雅环境、桑德环保、光大国际等以运营管理为主,专注于垃圾焚烧发电项目BOT模式的发展;杭州锦江集团、中科通用、伟明环保等以独立开发技术为基础,致力于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服务;中化国际、通用技术咨询、上海金邦等积极拓展垃圾焚烧发电中介和咨询业务。
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特许经营协议》、《购售电合同》、《并网调度协议》等文件的指导和保障下,垃圾处理收入、上网售电收入、供热收入、税收补贴成为垃圾焚烧发电类项目建设与运营的核心收入来源。BOT模式也解决了垃圾焚烧产业化的最后障碍,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解决政府处理垃圾问题的财政资金不足的矛盾,促使我国垃圾发电市场迅速增长,产业步向成熟。但是由于财税体制的不合理、不同层级政府职能的错位、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城市公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性依然很强,垃圾处理费的征收不到位等问题,依然制约着我国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完善政策和管理上的瓶颈,是利记·sbobet官网需要迫切解决的行业发展问题。
(编辑部 摘自中国固废网)